我于2019年6月9日读了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会

☆☆☆☆

作者大前研一在《低欲望社会》一书中描述了低欲望的日本社会的浮世绘:

  • 青年人对于未来失去了信心, 不愿意消费,心心念念的就是存钱,未雨绸缪。
  • 青年人怯于任何长期的承诺, 不婚、不子、不买房 —— 即使贷款利率只有 1.5%。
  • 青年人对跨越阶层向上爬失去了动力,满足于穷充(穷且充实)的生活方式。

但是作者仅仅点到为止,提出了问题,却对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都缺少系统地剖析 。

低欲望社会的特色

日本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无处不在的便利店,使得日均消费 500 日元也能活得不错。随着移 动互联网的普及, 廉价的快乐也唾手可得1。另一方面日本的个人所得税率全球位列前 茅,鼓励“大锅饭” 制度。 近年来,日本流行的断舍离, 小确幸也是对低物欲文化的注脚 。

低物欲社会带来最大的社会问题是少子化。 由于出生率低(1990 年 1.54,2005 年 1.26, 2016 年 1.44)和严苛的移民政策, 日本的老龄化相当严重(2014 年统计超过 60 岁的人口占总人口的 33%)。一方面劳动力成本日趋高昂,大量老人不得不延迟退休;另一 方面社会资源向养老倾斜, 导致养育孩子的成本上升,进一步降低了年轻人生育愿 望1

日本政府采用了宽松的货币政策,通过大举国债来刺激经济增长。日本政府的债务在 2013 年是其 GDP 的两倍还多。

政府债务和GDP对比
政府债务和GDP对比

来源: MarketWatch

不同于其他国家, 日本国债的最大债权人就是日本国民。 政府通过国债利息完成了年轻人 对其父辈的财富转移。作者对于现任的安培晋三政府的经济政策也不以为然,—— 所有宽松 货币政策在低欲望社会的环境下都无用武之地。

为什么日本会进入低欲望社会

大多数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完成以后,年均 GDP 的增长在 1 - 2% 之间,和日本的情况大致 相同。生育率随着妇女教育程度的提高,也逐年走低:

但是为什么其他经合组织(OECD)国家没有进入所谓的低欲望社会?

作者对此没有抽丝剥茧的分析, 只是笼统的解释为在 1992 年地产泡沫崩溃后, 国民信心 的丧失。可是境况再差,差得过日本战败投降的 1945 年吗?为什么日本在废墟上可以迅速 恢复经济,而经济泡沫的崩溃摧毁了日本国民的进取心?

如果目前的日本政府的经济政策是缘木求鱼的话, 那么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激励国民的“狼性 ”,跳出低欲望社会的陷阱?


  1. 这和中国 2015 年放开二胎政策后,出生率没有明显提高的道理是一样的。 整个社会 的幼教资源在长期的“只生一个孩子”的计划生育达到了供需平衡。一旦需求增加, 必 然导致供给不足,价格上升;从而反过来抑制生育愿望。